5月8日是第72个世界红十字日,建立此日的目的是为了弘扬“人道、博爱、奉献”的红十字精神,切实提升群众自救互救意识和水平。前几日,爱救在身边的故事也正在我们产科上演着。
清楚记得那天是我的白班,收病人、剖腹产、顺产、接生、登记新生儿出生信息,努力干着重复的工作,大家乐此不疲,因为我们迎来的是社会的希望。每当听到那一声响亮的啼哭大家都会不自觉的嘴角上扬,默默地开心着,祝福着。
这天早晨我依旧忙碌着,管段护士与我交接,22床孕妇的宫缩疼痛开始加强,宫缩有规律性,查体宫口已开6指,3-4分钟就会疼一次。见此,我们合力把孕妇推入了产房准备待产。为产妇清理好宝宝用物,我认真的为她做了顺产前的准备,建立静脉通道、备皮,为这位即将当母亲的年轻准妈妈做着心理安抚,教她正确的呼气方式,保持正确的使力姿势,找到了有效的使力点,这样可以帮助她更快的产子,减轻她的痛苦。
氧气低流量吸入、持续胎心监护、遵医嘱慢速滴入小剂量的缩宫素,一切都正常运作着。但是当宫口即将开全时发现一个问题,宫口始终包裹着胎头,无法正常开全,我立马报告了主管医生罗老师。此时做手术已经来不及了,胎头先露已经下来,只能靠这位妈妈了。与此同时,胎心也在开始持续下降,这意味着宝宝开始在缺氧,缺氧的结果可想而知。我们心中不断默默祈祷着,有种不自觉的预感凝固着空气。
这时,罗医生当机立断对我说到:“立刻在局麻下侧切助娩宝宝,马上通知儿科医生及还在加班的办公室产科老师和护士。”
大家准备好一切需要抢救宝宝的用物,妈妈止血的药物,好不容易宫口开全,生产到一半妈妈没力气了。这时已经看到宝宝的部分头部,急得我直跺脚,巴不得替她使劲。这边鼓励着宝妈,为她擦着汗水,那边又听见胎心报警的声音,产房里只听见妈妈的呐喊声及我们的呼吸声,我这心里的那份着急啊,医生们护士们都在不停的鼓励着,“现在关键时刻,还得靠你自己啊,快使劲加油啊!”没办法,我只有和陈护士换着爬上了产床为她轻轻的护着肚子,帮着推向阴道,为她助娩。
宝宝命悬一刻,我们不能站着、看着啊!胎心报警声还在耳边回响着,正在我揪心的时刻,16点40宝宝终于出来了。不好,宝宝面色发紫,毫无肌张力,有半边眼睛是睁开的,一种不祥的预感袭来,大家没有说话,屏住了呼吸,感觉时间也凝固了。医生立刻进行了吸痰,新生儿复苏,罗老师比谁都要着急,喊着“搞快啊搞快,宝宝快点哭、快点哭”说着她立马取下口罩进行了口对口的人工呼吸。只见羊水血水在医生唇周脸上沾染着,我心里一种默默的敬佩之情悠然而生。
当时目睹着这一切,不自觉的眼泪花在眼眶打转,毕竟自己现在当了母亲,更不能接受生离死别,再加上感受到大家尽全力救治宝宝的氛围,心中更是多了一份责任感。
儿科医生听诊后说到心跳恢复,此刻我们大家是如此激动,但是呼吸依然很弱。儿科医生说:“立刻通知麻醉科麻师来气管插管。”没过多久麻师到达产房,幸运的是宝宝在大家的复苏和祈祷下恢复了自主呼吸,只是哭声不好。这边依旧为宝宝抢救着,那边医生为妈妈清着宫,止血,手剥胎盘。
在大家为宝宝默默祈祷祝福时,在各位老师通力配合下,宝宝有了微弱的哭声,大家悬着的那颗心也稍微放下了,众人都情不自禁的缓了口气。这位妈妈饱含热泪、声音哽咽着对大家说到:“谢谢各位老师,没有你们我的宝宝就没有救了!真的感谢你们!”我听到这,眼中一直打转的眼泪不自觉的流了下来,滴入了口罩中。紧接着,宝宝在儿科医生陪同下转入了上级医院进行治疗,得到了更好地救治,妈妈也在我科细心照顾中健康恢复着。
这一轮班虽然真的很忙、很充实,加了班,推掉了重要的饭局,但我真的学了不少东西,增加了自己的阅历,对于工作经验不足的我真的是学到了很多,体会到了不少,从中也看明白了很多东西,比如:医患之间的爱、医护之间的沟通、配合,患者对医护的感激之情,包括大家默默留下的汗水和藏在口罩中的眼泪。爱是无时无刻存在的,也许从你出生那一刻开始,也许直到你死去,爱包围着我们,爱救在我们身边!
妇产科 杨 茜